当前的要点,一是利率市场化。
近年来,在央行的政府存款常年保持较高水平,而且芝麻开花节节高,存款规模逐年攀升,即便在金融危机恶化的2008年,虽然政府在四季度即开始扩张投资,但12月末,政府存款余额依然接近1.7万亿元,远超4万亿计划中央政府承诺的两年多投入的1.18万亿元。第二批确定了36户大型企业集团,行业更为广泛,自查年限为2005年至2008年四个年度。
各种迹象表明,政府并不打算扩大2009年的预算赤字规模,因此,加强税收征管,全力保证财政收入保八目标,成为财政部门的优先选择。按国税总局的安排,今年4月至7月之间,重点是大企业集团自查。于是,税收的严格程度便成了税务人员手中的自由尺。前八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长2.6%,首次由负转正,但要达到全年增长8.2%的目标,则后四个月要完成20320亿元,月均增长22.5%。这就叫‘应收尽收,也不一定收了过头税。
大量政府存款滞留央行,对宏观经济的影响,类同于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,对市场流动性具有收缩效应。障碍在于,中国政府今年的赤字率已接近3%。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就是要正的利率? 邹至庄:对,是正的利率。
我们提议的并不是一个完全新的政策,我们是要提议怎么调整。他们两个人在我家里谈,怎么使中国经济学现代化。我用计量的办法,通过从前的数据做一个模型来预测,要了解通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。那么,地方政府也是有限的,就根据有限的资源规划什么需要发展、提出些新的思路进行投资。
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回来了,都很有成就。以当时的经验,如何看待今天的通胀?两年前你就曾经提到过,中国会出现通货膨胀,现在已经来了。
从那个时候开始做了很多事情。因为我开始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时候,在1962年就去了IBM作研究。第二就是外汇,美元的价格弄得非常低,低于它的价值。对水和空气的污染,有一部分是工业造成的,利用能源就是这样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有一个排污证可以交易。现在这样做,可能还有其他负面影响,还要多多考虑。据我所知,你当时也参与了这个决策过程,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故事? 邹至庄:开始改革的时候,物价要改革,这非常重要。有两个最主要的变数,一个是价格,汽车价格越低,需求越多。
所谓Chow test就是用计量的办法来检验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济什么关系,从前的关系和现在关系是不是还是一样,Chow test的动机是这样开始的。你是在什么时候,怎么研究出来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工具? 邹至庄:我在芝加哥大学写的博士论文,是关于美国汽车的需求。
在这方面,有很多失败的案例,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些情况吗? 邹至庄:很多人会经济学理论,而且在第一流的经济刊物出版过重要论文。不然,人们把钱花掉,买东西,物价就增长了。
2、货币增加与通货膨胀 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看过去这么多年改革的经验,发现我们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,积累了不少与通货膨胀斗争的宝贵经验。另一个办法是允许,但要交费。但是,从前很多价格太低。引进外资包括技术管理等各方面。一个好的学院派经济学家,往往并不一定知道如何提供好的政策建议。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对的,但这个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当地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但是人民银行进行了大量的对冲。所以,价格例如美元汇率、房租等一定要提高。
就这些话题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与第一财经频道《经济学人》节目与邹至庄进行了深度对话。那时候我还继续计量方面的方法,后来我就开始研究美国经济,宏观经济的模型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那么,在环境领域呢?怎么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? 邹至庄:我简单说一下对环境领域的提议。第三个增长的因素,就是发展的程度跟先进国家有一定距离。
所以,两方面需要寻找一个平衡。5、控制论和宏观政策 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在计量经济学中,邹氏检验(Chow Test)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。该付多少呢?国家环保现在变成部了,是吧?由他们对水跟空气的污染给出一种许可证,有污染(企业)一定要买这个证。2002年,中国货币增加很快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,从农业开始。第一个例子是住房,那时候几元人民币可以住一个月。
其实政策不会整体改变。但对物价的影响要慢一些才能显现,可能会过两年。
因此,这几点,即投资、贸易以及人的自由交流,非常重要。为什么我们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后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功?这背后最有趣的是什么? 邹至庄:在农业方面,最简单的就是多劳多得。
供应为什么没有增加呢?我觉得最主要就是因为医疗供应是由政府包办的,尤其是国家包办。怎么控制呢?一个办法就是不允许(生产)。还会继续改,但制度方面不会改得太快。现在做的,就是多劳多得。
后来,中央把这个责任交给了地方政府。那个时候中国领导人已经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。
大概从1986年开始我在体改委做顾问。双轨制应该是渐进改革一个最大的特征。
为什么在农业是成功的,在其他领域就不成功了? 邹至庄:如果企业没有多劳多得,一个经理、管理者,因为工资还是固定的,努力增加了生产,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。1984年、1985年、1986年,连续三年我举办了微观宏观计量三个暑期班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